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科普知识详细

PET/CT:揭开多发骨髓瘤的神秘面纱

雒瑾(核医学科)  |  2024/11/29

说起血液肿瘤,大家往往会想到白血病和淋巴瘤。还有一种是骨髓瘤,听起来很陌生。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吧。

什么是多发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系统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之多!多发性骨髓瘤好发于中老年人。据估计,每10万人口的年龄标准发病率为男性1.03,女性0.67,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MM是一种以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大量增生为特征的恶性疾病。克隆性浆细胞直接浸润组织、器官及其分泌的M蛋白直接导致临床上各种症状,其中以贫血、高钙血症、骨骼疼痛或溶骨性骨质破坏和肾功能不全为其特征。

我们再来看两个病例深入了解下这个疾病。

病例1 简要病史:

72岁,女性,发现胸壁肿物5月,胸壁肿物术后病理提示浆细胞瘤,行PET/CT做肿瘤分期。

检查所见:

图1  胸骨、右侧肋骨骨质密度不均,部分周围伴软组织肿块形成,上述骨FDG代谢不均增高。

检查所见:颅骨、双侧上颌骨、双侧颧弓、双侧下颌骨、双侧肱骨、双侧锁骨、胸骨、双侧肩胛骨、脊柱多个椎体及附件、双侧多支肋骨、双侧髂骨、双侧坐骨、双侧耻骨、双侧股骨骨质密度不均,部分周围伴软组织肿块形成,上述骨FDG代谢不均增高,可符合多发骨髓瘤伴多处骨旁髓外浸润表现。

病例2简要病史:

68岁,女性,确诊多发骨髓瘤5+年,放化疗治疗后行PET/CT评估疗效。

检查所见:


图2:颅骨、右侧肱骨上段、左侧锁骨、骶骨骨质密度不均减低,局部呈“虫蚀样”“穿凿样”骨质破坏,FDG代谢不均增高。

检查所见:颅骨、双侧肩胛骨、双侧肱骨上段、双侧锁骨、胸骨、双侧多支肋骨、多个椎体、骶骨、双侧髂骨、双侧耻骨、坐骨及双侧股骨上段骨质密度不均减低,局部呈“虫蚀样”“穿凿样”骨质破坏,部分伴软组织肿块形成,上述病灶部分FDG代谢不均增高,多系多发骨髓瘤治疗后,活性肿瘤组织残留,部分髓外浸润可能性大。

上述两位患者在进行PET/CT评估后,本院血液科医生进行多发骨髓瘤针对性治疗后病灶随访均有好转。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学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方法很多,其中影像学检查在临床应用较多。但是实践发现,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优缺点各不相同。超过一半以上的多发骨髓瘤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溶解破坏,因此X线是临床常用检查方法之一,但是其分辨率低,只有骨小梁被破坏>30%时方提示阳性,因此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

18F-FDG是一种与葡萄糖结构相似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其可进入细胞并滞留在细胞内。当葡萄糖代谢处于平衡状态时,18F-FDG在细胞内的滞留量与细胞消耗的葡萄糖量大体一致,通过18F示踪可反映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的葡萄糖分布和摄取水平。MM的骨骼和髓外浸润病灶具有高代谢的特点,故在18F-FDG PET/CT显像中显示为高摄取。

PET/CT显像不仅能够直观地显示出MM病灶的代谢情况,而且通过一次检查即可评价全身脏器和骨骼有无浸润,从而多方位、全方面地显示病灶的部位和数量。因此,其对于MM的诊断,特别是对于存在髓外器官受累的患者具有独特的优势。

PET/CT在MM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

在MM的诊断和传统Durie-Salmon分期中,确定是否有靶器官的损害及了解骨骼溶骨性病灶的数量尤为重要。相较于X射线检查和CT,PET/CT显像可更早且更灵敏地发现骨髓的浸润及骨骼代谢的变化,从而有助于MM骨病的检出。2017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发布的共识声明推荐将18F-FDG PET/CT显像应用于MM相关骨病的诊断和分期中。

PET/CT显像具有通过一次检查即可获得全身影像的特点,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发现MM患者靶器官受累的情况,且其对骨骼病灶的诊断灵敏度更高。其次,在指导MM分期的同时还能帮助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故其在MM的诊断和分期中具有重要价值。

PET/CT在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PET/CT显像是评估治疗反应的最佳工具。国际骨髓瘤工作组强烈建议将PET/CT显像作为评估MM治疗反应的首选成像技术。在干细胞移植术后行PET/CT可评价疗效并指导修正治疗方案。

小结

多发性骨髓瘤是临床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之一,因异常浆细胞在骨髓的异常增生后引发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并导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异常增多和多发性骨骼破坏等,全身骨髓的多发溶骨性骨质破坏和广泛骨质疏松是其主要的临床特点,恶性程度较高,发病率仅低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白血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另外,通过PET/CT显像可以对患者的疗效评估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